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4-06-27 09:49
来源:本站
实践阵地全域推进、志愿服务随处可见、群众生活幸福满格……在北仑区新碶街道,文明实践有形、有感、有效。
星阳未来社区邻里中心总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,整体空间布局主要划分为“文化、休闲、读书、服务、食堂”等多功能区域,去年8月,新碶街道第6个志愿服务We站——未来·邻里中心站在此挂牌成立,包括文艺、书画、健康等在内的可观、可赏、可享的服务陆续送了进来,成了周边老人每天必到的“打卡”地。
当地的艺碶文化空间同样人气“爆棚”,平均每月到访1.3万至1.5万人次。据介绍,艺碶文化空间原是老旧的宗瑞图书馆,为满足当地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多元化需求和高品质享受,新碶街道结合星阳片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改造契机,将宗瑞图书馆升级成“艺碶文化空间”,既有陈列展示各类书籍和智能化借阅设备的“城市书房”,也有艺碶展厅、非遗孵化、咖啡休闲、艺碶花园等功能区域,在保存城市文化根脉与记忆的同时,又强化了美学和实用兼顾的功能布局,成为一个多层次的文化功能空间、交融式的沿街文化空间、开放式的院子文化空间。一年多来,艺碶文化空间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,周末放映露天电影,四季有悠扬的音乐会,逢节庆日有不同主题的活动,不定期还安排讲座、领读和非遗体验……是附近市民文化生活的首选之地。
每逢周末,几十名红领身着红马甲,跟着陈军浩忙碌在护绿、导医、秀山、亲水、靓城、助残、献血等志愿服务一线。
陈军浩是北仑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,系“中国好人”“浙江省道德模范”。从31岁到55岁,他扎根志愿服务领域,并通过探索“红领三集”的“集人”“集事”“集心”,拓展“党员+志愿服务+社会治理”模式。截至目前,他所带领的团队已服务超85万人次,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10万小时。
新碶街道共有各级“好人”100余人,他们的集中涌现,成为新碶最温暖的底色。2023年,新碶街道将辖区百名道德模范、最美人物集聚起来,成立“逐光”好人团,以文明榜样汇聚精神力量,以服务项目助力发展大局,大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时代新风,引领更多人逐光而行,激活新时代文明实践“一池春水”。理发和修剪脚趾甲虽说都是小事,但对老年人来说,却是一件难事。“宁波好人”、北仑区道德模范、新碶街道众家孝子服务队队长王忠安践行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美德,将自己定位为“众家孝子”,把上了年纪的老人视作“父母”,为文化礼堂添置活动设施、赞助活动经费、给高龄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当“专职司机”……在他带动下,由他拉起的“众家孝子”服务队不断壮大,团队以老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,进村入户为老人免费理发、洗脚修脚、健康义诊,让老人从头暖到脚。
新碶“逐光好人”不仅在当地开展志愿服务,还跨越山海,将希望的“种子”播撒到了两千多公里外的大山。这几天,“浙江好人”、宁波市道德模范、新碶博爱志愿服务中心主任王华峰格外忙碌,他又将赶往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开展智志双扶。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是北仑东西部对口协作地区,王华峰了解到当地学校图书单一、学生课余读物不足之后,便开始在北仑奔走收集书籍。在北仑区新闻出版局、北仑区红十字会、新碶街道支持下,他带领新博爱志愿服务队,多方协调对接社会资源,在北仑发起“书香润乡村”项目,撬动社会力量共建“仑美益平米”图书角。如今,“书香润乡村”帮扶计划第一阶段已完成,而他依然奔走在路上,只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读更多书,读好书,看到更大的世界。
理发、磨刀、修伞、配钥匙、健康义诊、家电维修、法律咨询、政策宣讲、反诈知识宣传……走在新碶,还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,几十个摊位一字排开,市民穿梭在各个摊位间,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便民服务。
新碶街道区域面积71.3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超30万,为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街道党群服务中心、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联合49个村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(新时代文明实践站)常态化开展“红领集市”,通过党员“摆摊”,群众“赶集”的形式,把群众最需要的民生服务直接送达群众手中,让群众幸福感直线上升。文明实践是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。新碶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街道将在探索机制、创新制度上下功夫,进一步激发文明实践内生动力,推进文明实践“长流水、不断线”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。